福州晚报:优质公立初中的“绿色GDP”发表时间:2016-05-13 17:23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十九中办学巡礼 5月7日,福州十九中举行小升初衔接活动,并向广大家长们、片内几所小学的六年级毕业生们全面开放校园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面对着台下攒动的数百位家长的身影,福州十九中校长、全省数学名师林远达,却突然不想再逐一阐述十九中这几年来的办学成就,相反,他更愿意和家长们分享一下他对于教育“绿色GDP”的理解。 “经济的‘绿色GDP’指的是GDP减去污染的损失然后与能源消耗的比率,那么教育的‘绿色GDP’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培养出多少优秀的人才、有用的人才,消耗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多少伤害,三因素的综合评估。如果为了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分数和升学率,选择透支学生的潜力、透支老师的精力,这肯定无法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他心目中的“绿色教育”, 是真正使教育能在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有用的人才同时又尽可能少造成老师、学生的身心伤害,因此十九中发展历程虽然几经流变,但始终坚持并奉行着自己的办学理念——让每位学生成人,让更多学生成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追求快乐?” 新教学楼秋季破土动建 走进学校,如诗如画的美景、充满活力的教育,令人赞不绝口。学校“绿色文化”围绕三个功能区进行建设,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教学区花团锦簇、芳香宜人、催人奋进,综合楼上方镌刻着“正德尚学 至善唯真”的校训,构成了触目可及的立体育人文化阵地。 由鲤鱼龙门、竹报平安、桂园飘香、榕园如盖、塘水潺潺、文化长廊、文化墙、学科园地、文创小屋、芳草园地等组成学校文化景观十分迷人。学校中心花园恬静雅致,花园的正中央石碑雕刻着“至善唯真”校训,它时刻提醒着十九中人“彰明美德,追求真理”,千年古树为十九中学子撑起了一片绿色天空,碑刻、石径、小亭、木椅,举目皆景,美不胜数。文化长廊镌刻着党的教育方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国和世界地图,突出了“知礼明义,修道养德”的思想内涵;文化墙述说着三坊七巷文化等福州传统文化;文创小屋记录着十九中学子的奇思妙想,也为学校的现代化教育平添了一抹新绿。运动区柳竹依依、绿草茵茵,各类运动设备留下了活力四射的运动身影。十九中学校虽小,但处处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如临江南小庭院,每个角落都似盆栽画景,四季花色迷人,绿意盎然,让人流连忘返。绿化、美化、优化的环境,使这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还了解到,家长们翘首以待的十九中新教学楼建设已经箭在弦上,目前已经完成了全部设计。秋季,学校就将破土动工新建一座教学楼和带塑胶环形跑道的标准化操场,总投资约7500万元。新教学楼为5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8米,地上5层,地下2层。地上建筑面积为8321.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21.2平方米。地上1层为架空层,作为雨天学生体育活动场所和自行车停车位;2-5层为普通教室(每层9间,共36间)及教师休息室;地下室负一层作为消防水池设备房、人防地下室等;地下室负二层作为篮球场、乒乓球场、可供千人使用的报告厅等。新教学楼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面貌,进而推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届时学校校园将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 以生为本 全面发展 十九中的中考佳绩,实际上并不以全天候的学习、刷题为代价,而是坚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学校很早明确提出“会学比学会重要,进步比领先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 的鲜明人才观。通过量化积分管理制度,重点关注“进步率”与“成长度”,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合理公平的评价,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尤其是每学年以“课题——教学研究课”的形式开展的全学科校本培训暨教学开放周活动,不仅向全市中小学同行开放,而且自2007年开始,还面对学生家长全面开放课堂。仅近两年,就有1192家长来校听课。以“与自己的孩子共上一堂课”的方式,近距离地接触孩子们的课堂,让家长们更真实地感受到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了学校与家庭间的距离。而家长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孩子们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诸多教师在集体备课、观摩研讨、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中也得到提升,在教学岗位上迅速成长为学生信赖、家长放心的骨干教师。 “无论你喜好什么,你都能找到你想要的。”这一直是校长林远达的办学理想。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不但形成了“文明知礼,和谐合作”的校风,也逐渐形成了两大办学特色:一是科技教育,二是艺术教育。在“让更多学生成才”的指引下,十九中的社团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目前学校有爱心社、广播站、文学社、书画社、摄影社、橡皮章社、模拟联合国社、魔方社、汉学社、舞蹈社、生态社等十八个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展示了学生的才干风采,更取得可喜的成绩。如爱心社获得“福州市优秀学生社团”,更是“福州市最受欢迎学生社团”,还是福州市初中校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学生社团。爱心社长期坚持从事爱心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资助贫困生、尊老敬老、文明劝导、关心弱势群体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成效显著。十多年来,省、市众多主流媒体不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跟踪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又如学生记者团小记者江馨舒同学的新闻作品荣获“第十八届福建新闻奖报纸评论类三等奖”(该届全省唯一一位初中生作品),学生记者团青运会随团小记者曹茹蕾等撰写的青运会新闻报道荣获“福建省首届青运会好新闻三等奖”。 欧亚非……停不下的国际化教育脚步 教育无国界,探索无止境。近两三年,作为“航母”的十九中,已然将目光投注到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方面。林远达校长认为这不是赶时髦、作秀,而是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教育人的必然选择。“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拓宽国际视野是首要的。”他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兼具“中国灵魂”与“世界情怀”的学生,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新需求。 2013年11月英国兰开夏郡卡尔山中学恩萧校长造访十九中,开启了学校国际化教育探索之路。两校签署了《校际友好合作备忘录》,一致同意结成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两校师生开展长期的互惠互利的教育交流。2014年4月,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孔子学院留学生一行到校考察,与十九中师生进行了广泛交流。2014年6月,受英国兰开夏地区友好校邀请,十九中师生一行20人赴英国友好校开展为期15天的课程体验夏令营活动。这是十九中与英国兰开夏地区友好校首次开展的课程体验交流活动。2014年、2015年,英国兰开夏郡中小学校长访问团及兰开夏郡Park High School文化交流团先后造访十九中。2016年2月5日—19日,十九中师生一行19人第二次赴英国友好校开展课程体验交流活动。同学们在体验英式课堂教育的同时,也感受到中英课堂教学的差异。家庭派对、“中国日”活动,参观工业革命博物馆、格林威治天文台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户外体验活动,更是让同学们学到了生物、历史、天文、艺术等趣味知识,体验了英国特色的饮食文化,深度感受了英国古老文化。此外,十九中还与日本友好城市那霸市开展了国际交流活动。2013年9月该校师生随福州市交流团访问那霸市城北中学,2014年5月日本那霸市城北中学师生文化交流团回访该校。 2015年4月27日,新加坡南侨中学陈毅刚校长一行3人造十九中,双方重点围绕“合作开展推荐中国初三学生赴新加坡学习项目”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据悉,十九中也是福建省教育厅指定的福州地区唯一一所与新加坡南侨中学进行这一学习项目合作的市属初中学校。两校就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共同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领袖人才达成了共识,并于当年首次招考吸收十九中初三优秀毕业生陈钊同学赴新加坡学习高中文化课程。 2015年12月18日,在福建省教育厅组织召开的中外校长座谈会上,林远达校长和三位来访的南非中学校长分别签订了双边项目合作备忘录。十九中也成为福州市属学校中第一所与南非中学建立合作关系的学校。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开展师生互访交流、语言课程丰富化、相关学科领域的联系、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等方面的合作。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中,学校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国际化视野融入到课堂教学,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生课堂体验,以有效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增进年轻人之间的理解和信赖,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世界公民。(来源:《福州晚报》2016.5.13 C5版 安梓/文 叶诚/摄) 来源:《福州晚报》2016.5.13 C5版
文章分类:
媒体报道
|